长春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市政府办公厅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 11220100013828800N/2023-21570 |
分 类: | 医药管理;体育 ; 意见 |
发文机关: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成文日期: | 2023年02月28日 |
标 题: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 |
发文字号: | 长府办发〔2023〕8号 |
发布日期: | 2023年02月28日 |
索 引 号: | 11220100013828800N/2023-21570 | 分 类: | 医药管理;体育 ; 意见 |
发文机关: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成文日期: | 2023年02月28日 |
标 题: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 | ||
发文字号: | 长府办发〔2023〕8号 | 发布日期: | 2023年02月28日 |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
长府办发〔2023〕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切实发挥全民健身对增强人民体魄、创造健康生活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意见》(吉政办发〔2020〕38号),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健康长春的部署,经市政府同意,就加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满足人民体育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为主线,以提升群众体育参与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积极倡导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理念,构建完善的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全民健身服务和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具有长春特色的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开展。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全方位、全周期助力人民健康,大幅提升人民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升素养,健康生活。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普及健康知识,激发人民热爱健身、追求健康的热情,让健康行为和健身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健身。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提供系统连续的体质监测、评价、健身指导、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体医融合新格局初步构建,群众健身意识显着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51%,体育器材设施城乡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建设达到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办运动医学门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到2030年,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市总人口比例稳步提升,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动医学门诊数量稳步增长,形成具有长春特色的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体医融合理念发展
1.深化科学健身促健康理念。树立“防病重于治病”“运动促进健康”“运动是良医”等全民健康观,科学传播健身健康和疾病预防知识,广泛传授科学健身技能,引导公众从依靠被动医疗的后端干预转向主动健身的前端预防,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意识、行为方式和能力。
2.促进体医融合文化建设。依托体育、卫生健康、教育、文化旅游、民政等部门的宣传载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向公众传播健身促进健康的良好成效;将医学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效融合,推出一系列群众喜爱、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品,使体医融合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助力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发展。
(二)推进体医融合组织发展
3.设立基层运动医学门诊。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探索建立运动医学门诊,向公众提供体质测评、职业病、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康复疗养等服务。
4.深化医疗机构体医融合。统筹整合体育资源与医疗资源,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鼓励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科学研究、诊疗转化等工作。探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为公众提供运动健身知识普及、损伤后康复治疗等服务,推进体医深度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
5.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向运动健康促进中心转变。加快国民体质监测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升级,探索运动检测和医疗体检并轨,建设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身体素质评估,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身指导,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三)推进体医融合人才发展
6.加快体医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提升人才工作能力和水平;制定长春市体医融合从业人员培养规划,将专业人才培养纳入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建设长春市体医融合专家库;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建立体育院校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损伤预防、伤病诊断、康复治疗等合作,建设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增设健康管理、基础医疗和急救课程;加大“运动处方师”培训力度,组织面向医师、康复师的运动健康干预培训,将培训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7.加强体医融合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退役运动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推动体医融合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发展。
(四)推进体医融合场地设施发展
8.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设施体系,实现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基层服务站点的体医功能融合;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老旧小区因地制宜增设体育设施;巩固提升“10分钟体育健身圈”,在南部新城建成一座占地9万平方米的长春体育休闲公园;打造四大亮点工程:文化广场篮球公园项目、南溪湿地公园球类公园项目、伊通河樱花岛健身步道项目、南湖公园跑马场健身公园项目,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118块健身场地,冬季浇筑场90片冰场、3片体验式滑雪场地;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场地保障。
9.加快体医融合服务设施建设。在体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教育、民政等公共服务设施中融入医疗元素,增设运动指导、健康体检、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等功能;推动社区(行政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科普站、养老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服务站点改造升级,促进其功能向全面健康整合。
(五)推进体医融合活动发展
10.举办全民科学健身活动。结合各类健身和健康主题日,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健身活动;围绕冰雪、足球、篮球等优势项目,举办群众性品牌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办好全民健身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日、全民上冰雪等活动,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升全民健康和免疫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11.开展全民健康促进活动。引导体育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培育有利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的活动,在体育赛事活动中增加健康元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通过“体检大篷车”“科学健身大讲堂”“健康义诊”“体医融合健康促进论坛”等形式,推进体医融合活动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部队、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养老机构。
12.提高体医融合服务水平。将全民健身融入健康管理项目,鼓励国民体质测试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医疗机构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提供健身方案或指导运动促进健康等服务。重视体育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推广体育锻炼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方法,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六)推进体医融合科技发展
13.建立长春市“运动处方库”。充分发挥我市体医融合类专家作用,研究新思路、新模式,积极组织体育运动、医疗保健、食品营养、康复医学等方面的专家,运用生物、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个性化、精细化的长春市“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14.完善体医融合智能平台。通过长春市智慧化体质检测服务平台,提供体质检测、健身指导、营养膳食、健康体检、慢性病防治、健康咨询等线上体医服务,根据检测数据,为市民制定运动、饮食、理疗、精神等方面的健康方案;将长春市智慧化体质检测服务平台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实现集成利用和数据共享,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体质与健康电子档案。
15.开展体医融合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吸取国际、国内体医融合先进经验,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创建长春市体医融合发展交流论坛,成立学术交流专家委员会,召开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研讨会。
(七)推进体医融合产业发展
16.推进“体育+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养老服务业有机整合,将体医融合纳入产业规划、市场布局、企业运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慢病管理、运动康复等服务业态;鼓励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个性化的新型体医融合设施、设备和产品,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
17.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体医融合产业。充分利用长春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创建一批依托森林、医药等资源为特色的康养小镇、体育小镇;打造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建设一批以中医保健、康复疗养、避暑养生为特色的健身健康产业园区;以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带动体医融合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冰雪、足球、篮球、水上、汽摩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春市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体医融合发展,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对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的统筹指导,将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二)完善财税政策。建立公共财政全民健身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大力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场地设施建设,发放体育消费券促进健康消费。对经认定符合财税支持政策的企业,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三)推动工作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依照本意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强化监督评估。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体医融合健康促进工作落实情况,重大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